“行为不检”立法会议员将被“停薪停赛”丨香港一日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2月26日,立法会内务委员会通过了立法会议事规则委员会提交的第一批修订草案,其中包括“停赛”机制,即若有议员行为不检点,主席可考虑暂停其职务。修改案又订明立法会辩论时限及缩短议员发言时间等。
有关修改《议事规则》的议案今天(24日)被正式提交至立法会大会进行审议。议事规则委员会主席谢伟俊当天表示,若立法会主席认为,《议事规则》第45(2)条所订立的罚则不足以处理某位议员在会场内的单一次或多次极不检点行为,可动议一项“不容辩论”也“不容修正”的议案,投票决定是否暂停该“极不检点议员”的所有议会职务。
谢伟俊称,首次罚则为暂停参与会议一周,其后再以倍数递增;至于停职间是否停发薪津,他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基于《议事规则》,香港立法会对于行为极不检点议员的罚则只有驱逐离场或是提出谴责。谢伟俊认为驱逐离场“并无效用”,提升至动议罢免又不免过于极端,因此此次修例是为寻求一个中间点,以作出“有威慑力”的惩罚。
而对于当前反对派议员集体辞职之后,议会内较少出现激烈场面的转变,他笑言,“犯罪集团被抓”不代表就可以取消条例。他强调,此次修例并非针对某一个人或政党,“而是整个制度”。
谢伟俊表示,《议事规则》成文于港英政府时期,相关条例早已不符合当前现实,此前又显示出易被滥用的漏洞,“因此必须要修改”。
而对于有议员认为修改《议事规则》后,新的罚则“过重”,谢伟俊回应,相关建议皆参考英国国会成例,又指英国的罚则更为严谨,“如议员被罚‘停赛’三次后,剩余任期之内一律不得出席会议”。
此前香港立法会乱象
周三(24日),香港建制派议员就香港电台管治问题提出质询。有议员问及,香港国安法颁布9月有余,港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是否计划更新《香港电台约章》以反映香港的最新情况。
此外,商经局还被要求交代是否有“全面检讨其监管港台的角色及表现”,以及是否有任何高层人员须为港台先前的管治及管理问题负责。
商经局局长邱腾华回应道,香港电台既是政府部门,又是香港唯一的公营广播机构,“具有双重身份”。他强调,商经局从未放松对港台的监察,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制等政府部门须遵守的规则。
然而外界注意到,自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港台一方面宣称原则上“立场中立”,另一方面又公开对暴力示威者表示所谓“同情”,并频繁对港警和特区政府进行抹黑,引发不在少数的社会群体不满。
2019年12月9日,港台在《铿锵集》栏目中引述未成年的14岁示威者称,参加暴力攻入立法会的行动是因为“对和平游行感到绝望”;港台还以一名化名为“阿梦”的“警二代”视角表示,“(自己)承受很大压力”。
邱腾华今天(24日)面对建制派议员质询时强调,因应港台的管理和节目近期受关注,加上港台节目接连遭投诉,被通讯事务管理局裁定违反《电视节目守则》,商经局已于2020年成立专责小组,相关检讨报告也于今年二月“交予港台跟进”。
邱腾华称,局方要求港台深入研究和检讨报告建议,订定优先改善项目、工作时间表等,以全面作改善。
而就在商经局展开整顿的同时,港台在香港社会所引起的争议仍在继续。港台记者唐若韫2020年3月28日在采访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时问到,“世界卫生组织是否会重新考虑台湾的会籍问题”,引起舆论哗然。面对外界质疑,港台则抗辩称“审视全部内容后,认为既无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也没有违反《香港电台约章》”。
直到2021年1月23日,港台还在对佐敦城区因疫情而不得不封锁的报道中宣称,特区政府向当地居民配发罐头等物资,“却未有提供罐头刀和煮食工具”。而《香港商报》随后刊文指,居民所获发的罐头实际上是“可徒手打开的易拉罐头”,而港台记者故意将易拉罐倒转过来拍摄,预设立场抹黑特区政府。
对于邱腾华的回应,有建制派议员质疑其是否有意放任让港台成为“反中乱港温床”,并要求其进一步解释商经局就改善港台管治问题到底做了什么,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等。
建制派“班长”廖长江也批评道,港台的最大问题正是采编工作上做不到客观持平。他强调港台要改革,必须先有正确的定位。而港台所遵循的《香港电台约章》于2010年公布,至今已逾11年,面对当前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商经局必须重新思考港台的定位,否则改革措施只会沦为行政管理的修修补补,不合公众期望。
对此,邱腾华反驳道,“港台不是定位问题,而是履约问题”。但他也指出,就加强编辑管理,港台已经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并承认港台有责任加强市民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以及培养国民身份认同感和国家安全意识。
此外,他还透露,港台近期正在制作新节目,内容包括介绍过去一百年的中国近代史、解说香港国安法的法律条文,未来一年还将筹备制作包括介绍大湾区生活、岭南文化、国家风光等节目,旨在“加强培养国民身份和国家文化认识”。
回顾历史,港台在成立之初完全是港英政府的喉舌,新闻内容完全由当时的政府新闻处提供。上世纪70年代后,港台逐渐获得较为自主的编辑权,但此举的用意也完全在于“提升公立广播机构的公信力”,进而改善政府形象。
1989年,香港电台公司化,但仍被视为政府的官方媒体。1997年香港回归后,港台在特区政府的管治之下享有更广泛的新闻自由和采编自由,然而港台内部对于自身的定位则逐渐开始模糊化。时任港台负责人的朱培庆就公开宣称,“港府只是港台的上司,港台的老板是香港市民”。
问题是,这里的“香港市民”究竟是全体香港市民还是某些社会群体?港台作为非私营的公立媒体机构,尽管公司化运营,但仍负有教育、通告和娱乐大众的社会职能。它所被赋予的独立采编空间,本意是为了令港台能够更好地照顾到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弥合不同政治团体、阶层之间的利益分歧,而非背离其社会职能,越发强调个别群体的利益诉求而忽视整体社会利益。
因此港台的问题并非简简单单邱腾华所谓的“履约问题”,根源上还是在于其无法厘清自身的定位,换言之就是和香港特区政府以及香港社会之间的关系,甚至反而将自己塑造成“反中乱港”的温床,这样下去的话,港台终只会将自取灭亡。
周三,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香港经济峰会2021”上指出,全国人大通过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决定的核心,在于重整选举委员会,让其更具代表性,也更符合香港现况,“可为病后的香港重建立下基础,重新注入能量”。
而香港如若要病后康复,必须要“养分”的支持。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的法治传统、司法独立、国际联系、金融监管制度等优势,都是香港得天独厚的“养分”。
此外,林郑月娥强调,中央“十四五”规划之中有500多字提及香港发展,香港未来仍然生机勃勃。
但她也谈及,即使有良好的“养分”和政策措施,如果仍有人抗拒中央、破坏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关系,“恐怕再多生机也难以发挥和落实”。